中国武侠小说的影视作品一直以来都是几代人的难忘记忆,83版《射雕英雄传》、97版《天龙八部》等播出时,一度万人空巷,成为观众心中的时代经典。这些武侠影视作品的主题曲更是脍炙人口,传唱至今。
(资料图)
2023新春期间,由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打造的音乐会《寻梦江湖》在西安、宝鸡等地上演,再起勾起了音乐爱好者的“武侠梦”。从这台音乐会的诞生,到最终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这和主创团队“十年磨一剑”的创作初心不可分割,特别是音乐会导演肖宁付出的努力与坚守与所有参演者的精诚合作,让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探索出了一条在民乐“江湖”的寻梦之路、创作新路。
陕西广播电视台《文艺头条》新媒体专访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寻梦江湖》音乐会导演肖宁,带大家一起走进这台充满武侠情怀的民族音乐会。
肖宁,唢呐演奏员,中国唢呐专业委员会理事,陕西省唢呐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演出部部长,西安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艺术指导,西北工业大学民族乐团艺术指导,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民族乐团艺术指导。曾多次在省内外大赛荣获佳绩,先后出访俄罗斯、 德国、英国、芬兰、瑞士、日本、捷克、波兰等十几个国家及地区演出。
武侠情怀是停留在无数人记忆深处的一个“江湖梦”您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寻梦江湖》这台音乐会诞生的心路历程?
肖宁:2022年是香港回归25周年,香港武侠剧影响了60、70、80三个年代的人群,留下了许多经典插曲。《寻梦江湖》以此作为出发点,通过创新的表达方式集合了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通过全新的视听手段,让平面、线性的音乐更为丰满,更适合观众欣赏。其实,这台音乐会的前身《笑傲江湖》按照传统的模式演出,需要70—80人的团队,编制过于庞大,不利于流动演出。于是我们在原版音乐会《笑傲江湖》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编排,演出团队进行精简,音乐融入了电声,舞台添加多媒体效果,叠加了更炫丽的舞美,整体视听效果让音乐在具备可听性的同时增加了可看性,更适合观众欣赏。从上演至今,特别是新春期间在宝鸡、西安多地演出,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寻梦江湖》音乐会的演奏曲目中,多以经典武侠剧目插曲为主,您是如何通过民乐的二度创作去解读这些作品?在音乐会中,您最喜欢的作品是哪几首?
肖宁:我最喜欢的有两首曲目,在编排时我是坚持一定要演出的,一个是《思君黯然》,这首作品是《天龙八部》中阿朱甘愿代父受死,为萧峰误杀时的背景音乐;另一首是《神雕侠侣》中的《故乡的原风景》。这两首从旋律上来讲,用民乐乐器来诠释其中感情,是无可替代的。比如《思君黯然》用二胡演绎出的悲凉之情,用小提琴是绝对不能实现的。所选曲目都是用民乐表达无可取代的作品。同时,我们导演团队在重新编排,在符合音乐的旋律走向的同时,更加尊重电影原声,比如《男儿当自强》中就是唢呐,但是有一些中间旋律是男女对唱,女生部会用琵琶去诠释它,男声部用笛子或者某个乐器代替。
选曲还包括了大众耳熟能详,能勾起回忆的曲目,比如《千年等一回》。《寻梦江湖》是武侠类的音乐会基本上以金庸大师的经典作品拍摄的影视剧插曲为主,虽然有很多版本,但挑选的都是可听性强,能勾起观众回忆和共鸣的作品。
《寻梦江湖》通过民族乐器的演奏再现经典,竹笛、笙、唢呐、琵琶、中阮、二胡等这些中国民乐在舞台上独特的展现,暗含了您个人什么样的情怀呢?
肖宁: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艺术创作氛围下,我们能够切身感受到巨大的变化,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民乐的演出市场都很好。
那么我的情怀在哪?为什么找这些作品来演绎?其实我们也有更专业、学术性更强的作品。但是做这台音乐会就是为了让大家了解民乐,不能用很学术的东西放在音乐厅,大家去了听不懂,让人有曲高和寡的感觉。做《寻梦江湖》就是想通过这个方式让大家去了解这个乐器,这个文化。当然唢呐的电子乐可以玩,琵琶、古筝、笛子跟着摇滚乐一样可以创作,但当你坐在音乐厅去听音乐会时候,我想改编成这样普及性的音乐会,大家的接受度更高。
中国的音乐在艺术形式上是一个很高级的东西,它不像戏曲、话剧、歌曲一样有词,有语言,能够描述事件故事。而音乐的艺术鉴赏是需要个人去体会的,千人千面。我想达到的目的是听众听过之后很舒服,整场听完,感慨风格的不同,就像吃面,可能一周天天都是面,但每天的味道不同。
我们乐团在参加商业演出的同时,更多注重的是发现文化之美,传承传统文化。我们还有个青少年乐团,每年也有一些演出,都是希望能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青少一辈认知到,中国有好的民族音乐,不是人人都要弹钢琴的,古筝弹好了一样好听。所以我们陕西广播电视民族乐团还肩负着对青少年一代艺术普及和传承的使命。
去年这台音乐会因为客观条件上演的场次不多,有乐迷朋友们表示意犹未尽,我们在2023年还有更多的演出城市和演出时间的安排吗?咱们主创团队在未来新的一年里,还有哪些新的作品即将诞生?
肖宁:《寻梦江湖》在2023年还有更多场次的编排,去年有别的城市要求首演,我没同意。因为我觉得是西安团体,把第一场放在西安演出。今年四川、深圳、杭州、青海都在对接,具体时间还未定,但全国巡演是一定的。
现在陕西民族乐团与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演奏团队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乐团组建于1950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 最早的职业民族乐团之一,获得“首届全国十大优秀民族乐团”称号,在陕西文化产业建设大局和构建“文旅+”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2022年初陕西民族乐团划转为陕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乐团现有专业演奏员近50名,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为宗旨,积极参与创作、演出多部优秀民乐作品,承担陕西省文化惠民、文化交流有关工作。近年来创作的《秦韵》《叫板》《丝路长安》《永远的山丹丹》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已成为经典剧目。2023年,我们将借助事务性演出,与陕旅集团旗下文化旅游演出等相关业务进行融合发展,在民乐展演开发、宣传推广、品牌建设等方面加大战略布局力度。以做强陕西民族音乐品牌为使命,从一个文化资源丰富、文艺格调高雅、地域特色鲜明的传统 地方性乐团,朝着一个有历史、有故事、有文化的陕西民乐品牌发展。
今年团队在准备新的作品策划方案,西安古都是有历史文化背景的,计划以唐风唐韵,结合唐诗、史诗,做一个有故事情节的民族音乐剧,从剧本,服化道到舞美设计,加入台词、乐器、朗诵。全部为原创音乐,比如唐明皇和杨贵妃的霓裳羽衣舞,会用我们团队的艺术表达方式演绎出来,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我们。